things about
DARKROOM
傳統暗房
攝影營是受到英國攝影師,理查德·尼克森(Richard Nicholson)所啓發。「倫敦最後的暗房」(Last One Out)這項拍攝計劃,完成於2010年。在這個項目中,尼克森用大片幅相機記錄下倫敦僅存的專業暗房,以平時直觀的的視角,為數位潮流之下艱難生存的沖印工藝留影存照。可惜的是,在項目開始僅僅五年,其中涉及的一半暗房就以壽終正寢。
這個計劃既是一個歷史性的存檔,又帶著向逝去的手工致敬的目的。我們在他的計劃中,看見了一種如同預見即將瀕臨絕種的動物的悲傷。
在數位化的來臨之後,數位相機逐漸取代以底片紀錄與創作的方式;噴墨與數位印刷,逐漸取代手工沖洗照片。傳統暗房在世界各地逐漸消失的時代。而台大攝影社是在台灣,少數僅存的暗房。或許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中,傳統專業暗房勢必有一天會徹底的消失。但是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之下,利用僅存的資源,我們希望以創辦「攝影營」的方式,在盡我們所能觸及到的地方,推廣傳統銀鹽沖印工藝。
LAST ONE OUT
關上燈,鎖上門,拉上全黑的布簾,甚至習慣性地閉上了眼睛,緩緩將底片抽出來捲好,放入不透光的罐子中;或打開暖暖的安全燈,讓暗紅色的光恰好能照到相紙、自己的手、和桌上的藥水,這個黑色的空間是「暗房」(Darkroom)。暗房大約在十九世紀初期出現,隨著攝影術突破性地發展、底片開始大量被使用,暗房成了處理這些感光材料必要的場所,以全黑的環境保護底片和相紙不要曝光。
透過以上抽象的介紹,大家對暗房應該還是有點了解又不太了解,那麼我們就直接來看看暗房裡會用到什麼工具吧!在暗房裡面進行的是小小的化學藝術實驗,因此計時器和溫度計非常重要,若是要沖片,我們會需要在黑暗中把底片捲入同心圓構造的片軸中,再放入不透光的片罐,接著在光亮中調配藥水進行沖片;若是要放相,首先我們會需要一台放大機,可以把沖好的乾底片放進去後,在黑暗中安全燈的幫助下取出相紙,再打開放大機的燈將底片投影到相紙上,經過幾道藥水的程序後完成一張相片!
---------------------------------------------------------------------------------------------------------------------------
暗箱(英語:Camera obscura)為相機的前身,又稱暗盒,是一種光學儀器,可以把影像投在螢幕上。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經出現。自15世紀開始,被藝術家用作繪畫的輔助工具。至18世紀未,一些攝影先驅用暗箱進行攝影實驗。例如出身顯赫的湯瑪斯·威治伍德,他在1790年代開始研究硝酸銀對光線的反應,並嘗試以暗箱拍攝照片,不過以失敗告終。
Camera Obscura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用陽光來完成心目中的相片呢?日光顯影的正式名稱為藍曬法 (Cyanotype),這種古老的顯影技術是在1842年由英國的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 (John Herschel) 所發明的,他發現將某種水溶性物質塗在紙上拿去曬太陽後,被照射到的地方會呈現普魯士藍的顏色,而沒有被照射到的地方就不會有變化,將曬完太陽的紙張用清水洗過後,就會呈現藍色的圖樣!
還想知道更多嗎?我們進一步來看看更多關於日光顯影的小知識吧!日光顯影屬於「非傳統拍攝顯影方式」,和傳統暗房中的顯影是不同的唷!日光顯影的方法是把想要的圖樣壓在自製的相紙上「直接轉印」,所以日光顯影不只能將底片顯影於自製的相紙上,更能將一些花花草草或蕾絲等等材料放上去,用陽光做出屬於自己的圖案喔!
而到底是甚麼東西塗到紙張上了能夠感光而且不用在暗房遮遮掩掩的呢?原則上我們會需要兩種溶液─鐵氰化鉀和檸檬酸鐵銨,這兩個物質所調配出來的感光溶液只會對紫外線感光,所以不用在暗房處裡,而日光顯影又因為材料中含有氰稱為「氰版」。
藍曬法Cyanotype
雞蛋也能顯影?
蛋白印相法主要是十九世紀中葉由法國人 Louis Désiré Blanquart-Evrard 所發明。約略在1850-1890年間成為最常用的印像法。
蛋白印相法主要是用在藉由使用蛋白(通常是藉由雞蛋取得)來結合感光乳劑(emulsion)與紙基的一種像紙的製成方式,通常是使用以接觸印樣的方式,讓火棉膠版負片(Collodion Plates)可以印出正相的相紙,並在當時廣泛使用在商業用途。
蛋白相紙約略的製作過程如下:
1. 以蛋白塗佈均勻感光乳劑與氯化鈉在一張紙上,由於蛋白的關係通常可以得到一張平滑的相紙。
2. 將這張紙浸在銷酸銀(silver nitrate)溶液中使之成為感光材。
3. 將相紙在全黑之處晾乾。
4. 將這張相紙以接觸印樣的方式在負片下曝光,當時的負片通常是火棉膠玻璃版。而這個印樣的方式通常是在陽光下進行,在影像顯出後以水洗和定影處理,並不需要經過顯影程序。